為什么要掌握工業交換機關鍵技術?交換機全國產化的戰略意義
工業級交換機主要應用在電力自動化、工廠自動化、煤礦自動化、軌道交通、風能風電等領域,其次是冶金,石油石化,道路交通控制自動化,樓宇自動控制系統,油田控制自動化,水電站控制自動化,機房監控系統,水利監控,環保監控等工控自動場所。工業交換機以其較高的防護等級(一般IP40)、較強的電磁兼容性(EMS4級)、穩定的工作性能而應用在一些環境條件苛刻的工業現場,為工業通信提供有力的保障。
雖然當前中國網絡通信系統整機能力通過多年的發展已經具備了和國際巨頭競爭的能力,涌現了如華為、中興、烽火等國際性企業,在國內市場也已開始占據主導地位,但是近幾年這些企業當前工業交換機使用的核心芯片仍然依賴國外進口,基本還是采用美國博通的通用交換芯片,核心技術仍受制于人,導致產品沒有足夠的差異化,發展和供貨都嚴重依賴于國外公司。
我們為什么一定要掌握工業交換機核心技術,實現國產化?因為只有我們能造出來的產品,西方才和我們談自由貿易。否則就是賣高價或者封鎖。就像交換機,以前一直被國外所壟斷。導流板一塊就賣我們35美元,沒什么技術含量,可不買還不行。后來國產交換機取得了突破,技術也成熟起來,這個時候進口交換機的價格就開始大跳水。原價10萬的降到了1萬,而且再也不狂妄了。這就是為什么我們一定要掌握核心技術,實現國產化。因為只有我們自己能造出來,才不會被“卡脖子”或者是“薅羊毛”。
在此背景下,中國政府陸續推出制造強國戰略和網絡強國戰略,國務院和工信部分別印發了《關于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和《工業互聯網發展行動計劃(2018-2020年)》。“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戰略將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2021年9月1日正式施行的《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充分體現了中央維護國家安全的堅強意志和堅定決心,同時加快了工業級交換機國產化自主可控的發展進程。
將工業級交換機自主可控全國產化,發展國內的本土品牌,已成必然之勢。經過這幾年的對核心芯片研發,目前已經基本實現了工業交換機全國產化。全國產化工業交換機,最大的優勢是性價比高,通訊安全。這也正符合通信行業的市場需求,所以隨著安防工作對工業交換機需求的增大,大力發展全國產化工業級交換機已成主流。隨著現在交換機技術的展開成熟,全國產化工業級交換機將很快變成通信傳輸產品的主流。
隨著制造強國戰略、網絡強國戰略和科技自立自強戰略不斷加速推進,越來越多的公司加入到了全國產自主可控的隊伍中來,并將研發出的多款自主可控的國產化網絡通訊設備推向市場。針對全國產化工業級交換機,必須始終堅持以下三個基本原則:
主控全國產化選型
1.產品設計方案以臺系Realtek、國產盛科、楠菲、裕泰等品牌芯片為主;
2.產品形態從百兆、千兆到萬兆,多光口,多電口形態組合,管理和非管理多種特性組合(二、三層管理路由功能全實現);
關鍵零部件全國產化
1.電源模塊全部實現國產化定制開發;
2.絕大部分電子料實現全國產化可替代;
3.結構件全國產自主,制造廠商配合;
4.包材資料等全國產自主,制造廠商配合;
軟硬件設計全部自主知識產權
1.硬件電路設計和實現全部自主知識產權;
2.軟件團隊有全套的自主開發能力;(包括底層驅動和嵌入式,及網管軟件)
多年的積累和沉淀使我們越來越感覺到工業級交換機設備全面國產化的重要性和意義,尤其是航空航天等特殊行業,必須要全面國產化,這是戰略需要,也是歷史使命。